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财政部清查“家底”或为机构改革铺路 万亿事业单位国资如何盘活

焦点4942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2月初,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1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

摘要:2月初,家底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财政查或通知》,决定于1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部清

财政部清查“家底”或为机构改革铺路 万亿事业单位国资如何盘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月初,为机位国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构改革铺通知》,决定于1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亿事业单

据悉,资何此次清查范围为2015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盘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家底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政查或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部清社会团体等单位。

“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为机位国家底不光对现在进行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保险制度改革起到很好的构改革铺推动作用,包括对未来的亿事业单行政机构的改革同样有着非常大的意义。”2月17日,资何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测,目前来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超过20万亿元。

“家底”十年翻番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累积下来的固定、流动或无形资产,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它不仅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基本保障,更是其履行社会职责的基础,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更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资“家底”不光有利于夯实管理基础,同样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早在2006年,财政部就曾下发了一个《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清查,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那次的“摸家底”实属首次。

随后,财政部公布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清查结果: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8.01万亿元,其中净资产总额达到5.31万亿元,占国有净资产总额的35.14%。同时,通过此次资产清查,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五大问题,包括账实不符,人均资产相差悬殊,资产闲置,存在资产流失风险、对外投资管理较为混乱,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等问题。

“十年前的问题,目前依然有很多需要解决和完善,清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次对行政事业单位摸家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以及后续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从而做到心中有数。”2月17日,一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相关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变化比较快,这种全国范围内的资产清查工作应该年年进行。

记者发现,除了十年前公开披露的清查数据,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可以查到的最新数据就是财政部发布的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信息,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4.77万亿元,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9.60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约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1/3。

如此算来,自2006年开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每年的平均增速约为1万亿,按此推算,此次清查之后,该数据可达18万亿元,相比十年前至少翻了一番。

不过,竹立家认为,实际数字应比记者推算的多,“2010年后,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这部分的增值很快,为此,清查后的数据有望超过20万亿元。”

铺路机构改革?

摸清“家底”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同时为后续的改革奠定基础。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我国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尚建于2006年,当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下称“两个部令”),根据两个部令确定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产核实、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法规相继出台,构建了初步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管理观念的盛行,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严重滞后,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就此,早在2015年5月,财政部就曾表示,随着财政资产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两个部令层级不高、涵盖资产范围不够全面、部分管理规定不够科学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财政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和实际管理效果,为此,财政部拟在两个部令基础上,研究制定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条例,并就条例起草征求各方意见。

与此同时,按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新一轮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有望逐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同时,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摸清‘家底’除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外,同样对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分类改革、薪酬制度、保险制度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竹立家强调,推动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公共机构的发展,但是,我国公共机构普遍缺乏绩效评估机制,就目前来看,中央虽然也在推动这个机制,各地也在摸索,但执行力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引入成本效益分析。

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仅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也要对他们的资产进行绩效考核,而这种考核需引入相应的会计制度,使会计信息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耗费状况,改变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只重收支不重资产使用等现象,将这部分资产的耗费与业绩挂钩。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按照级别进行办公室平米改革,此改革使得很多单位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各种办公环境的调整,这种管理办法原本就不科学,如果在管理中引入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哪怕一个局长占800平米也不用管,因为,下一步财政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绩效考核,然后增加或者减少下一年的财政投入。”竹立家表示,在国外的公共机构管理中,将成本效益分析纳入绩效考核是个重要的方面。

从长期来看,将固定资产予以资本化,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其使用过程中分期核算其耗费的成本,不仅有助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也确实有利于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绩效。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