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减负、增效、回归校园——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托管班

时尚7人已围观

简介这个暑期,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托管班转眼又到暑假,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子女的暑期安排再次成为父母迫在眉睫的难题。在往常,北京西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李的暑期生活是这样的——“上山、下海、考级、回乡”。今年 ...

  这个暑期,减负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增效托管班

  转眼又到暑假,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回归子女的校园暑期安排再次成为父母迫在眉睫的难题。在往常,托管北京西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李的减负暑期生活是这样的——“上山、下海、增效考级、回归回乡”。校园今年,托管他将有一个新的减负选择——“回归校园”。

  教育部13日举行新闻通气会,增效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工作相关情况。回归对于大部分学龄儿童家长来说,校园暑期托管无疑是托管个利好消息。“暑期孩子们可以支配的时间大约45天左右,我们会专门抽出一星期左右带孩子‘上山下海’,参观名胜古迹。往常,剩下的时间,我们会找培训机构托管一个星期,准备艺术考级,再送回老家一个星期。此时,漫长的暑期还没有过完,孩子只能跟着父母‘打游击’了,跟妈妈去单位两天,跟爸爸去单位两天。”北京东城区五年级学生家长张颖告诉记者。

  政策一出,不少家长立即表示欢迎。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有担心和焦虑,朝阳区四年级学生家长岚岚担心,“托管只在教室里待着写作业,没有课外活动”。北京西城区四年级学生家长刘颖担心,“会不会有的托管班老师拓展学科知识,让暑假成为背着书包的‘第三学期’”。她同时担心,暑期托管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会不会影响日常教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声音是此次托管政策出台后的主要“担忧”。7月8日,教育部出台《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一出,最先登上热搜的却是“取消教师寒暑假”。探索实施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无疑是减轻家长学生负担的“实事好事”,但会不会因此造成“学生减负、教师增负”的现象?家长们的担忧能否得到解决?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担忧:别让“托管”变“脱管”

  暑期托管服务的政策一出台,最先引发的讨论就是关于暑假该“休息”还是该“适量学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休息”“放松”才是暑假的“要义”。“从学制安排看,假期有其独特的功能,并非可有可无的。两千年前《学记》即阐明‘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藏息相辅原理,暑期托管若演变为学生的‘第三学期’就违背了这一基本原理,必然对学生成长造成伤害,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品质,长远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自主性。所以,尤其要防止一些地方将办了多少托管班、为多少家长和学生进行了托管服务,作为政绩追求而使得托管变质变味。”储朝晖说。

  学生家长张颖对于托管政策“举双手赞成”,“目前看到的政策是每期12天,正好把我们平时的‘空档’填满了。暑假是艺术类考级的高峰期,每年我们都会利用暑期学习一些声乐、舞蹈等内容陶冶情操,全家一起去旅行也是固定项目。剩下的时间怎么办?现在好了,孩子能去学校了,既保证安全,又能见到朋友,我一定会选择报名的。”张颖说,她最希望暑期托管班有阅读、书法等相关服务,“让孩子看看书,练练字非常有益。”

  学生家长岚岚则担心“没有课外活动”,她所在的学校已经发出了暑期托管的相关通知,但是她犹豫之下“没有报名”。“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暑假应该以大量的户外活动为主。目前,托管的时间地点都是固定的,跟大人上班没什么区别,每天也并没有明确的任务和主题,只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我担心这样的‘托管’只是占用着学生的时间,解放了家长,不是‘托管’是‘脱管’,孩子们学不到东西,得不到成长。”

  对于家长的这些担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放心:“学生减负、教师增负”的局面不会出现

  正如学生家长刘颖所担心的,政策一出会不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从而进一步影响日常教学,这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通知》一出台,“取消教师寒暑假”就上了热搜。而在《通知》的网页下方,不少教师留言坦陈心声:“老师们太累了,老师也有家庭,也有子女。”“老师群体全年高强度工作,就靠假期休整,能不能考虑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托管行列?”

  对此,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说:“各区教委鼓励广大干部教师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引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班主任等优秀教师参加托管服务。同时要求各区组织好对参加托管服务教师的培训。需要强调的是,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是取消暑假,各区教委统筹全区教师资源,在不影响正常休息和进修培训的基础上,合理选派安排教师参加托管服务。”

  丁大伟告诉记者,为做好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北京市教委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主责、学校落实的三级工作机制,从7月19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分两期,每期12天进行暑期托管服务,“未来将完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谈到了对托管和课后服务的“评判标准”,“我们评判一所学校的托管和课后服务工作,主要看重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学生自愿参与度;二是书面作业的完成度;三是学生综合素质展示的认可度;四是各主体的满意度,包括家长、学生和教师。我们的目标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

  区分:界定托管服务的“边界”

  在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方面,从课后“三点半”的托管服务到暑期托管服务,一条条真招实招不断出台,这背后指向的正是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储朝晖认为,假期和学期应该有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成长目标。“托管服务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成长机遇,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学自己喜欢学的,做自己喜欢做的,玩自己喜欢玩的;引导学生自己规划、设计活动方案,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督促自己实施,自己选择角色,自己依据实施状况调整、完善方案,进行自我评估。为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发现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担当的责任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成为最好的自己奠定基础,找到路径。”储朝晖表示,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同时,需要严格将假期活动与规律学习区分开来,严密筑牢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这道防线,不得暗中将假期托管变成复习班、补习班。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认为,暑期托管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选择了学校暑期托管的家长不能一托了之,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暑期生活中家长仍要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增进亲子关系”。

  对于义务教育学校的托管服务,吕玉刚提出:“首先是全面覆盖,即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定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其次要保证时间,即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再次,要提高质量,即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最后,要强化保障,即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晋浩天)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