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休闲 >>正文

养乐多亮相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科研助力健康升级

休闲4人已围观

简介上海2024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2024年12月20日-21日,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围绕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母婴健康、肠道健康调控 ...

上海2024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2024年12月20日-21日,养乐研讨研助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多亮道微围绕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相第消化系统、届肠健康级代谢系统、生态母婴健康、力健肠道健康调控、康升前沿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养乐研讨研助开发与应用等专题,分享肠道微生态与健康最新的多亮道微研究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相第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届肠健康级在肠道微生物与母婴健康专题论坛上,生态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学术及公关本部高级科长李旸分享了《基于临床研究的力健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cS)科学依据》。

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现场
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现场

探究LcS菌株在女性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

二十世纪初,养乐多集团的养乐研讨研助创始人代田稔医学博士成功发现并强化培养出了一定程度能够耐受胃液、胆汁,活着到达肠道的活性乳酸菌——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train Shirota,LcS)。如今,LcS作为活性乳酸菌的代表菌株之一,在食品领域已有近90年的应用历史,并且养乐多一直在积极开展有关LcS的研究,不断积累科学依据。

李旸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LcS在女性健康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一项为"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对产褥期女性的便秘及痔疮相关症状的作用"[1],另一项为"摄入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cS及大豆制品对乳腺癌的保护作用"[2]

养乐多(中国)李旸高级科长分享LcS科研成果
养乐多(中国)李旸高级科长分享LcS科研成果

第一项研究中选取了40名自然分娩的女性作为受试者,分为益生菌组和安慰剂组,在分娩后的42天内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分娩后持续6周摄取含LcS的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以下简称LcS发酵乳),可以缓解产褥期女性的便秘相关症状,提供令人满意的排便习惯,减少痔疮出血情况,促进分娩后痔疮的早期恢复。

研究表明:持续摄取LcS发酵乳可以缓解产褥期女性的便秘相关症状
研究表明:持续摄取LcS发酵乳可以缓解产褥期女性的便秘相关症状

第二项研究是基于306名乳腺癌患者和662名对照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和生活方式调查,统计LcS发酵乳的饮用频率,大豆产品的摄取量,并分析两者的作用。结果显示,每周摄入4次及以上LcS发酵乳的女性,其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显著低于每周摄入4次以下的人群;大豆制品摄取量增加,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每周摄入4次及以上LcS发酵乳,并且摄取一定量的大豆制品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是最低的;习惯性摄入LcS发酵乳可以显著降低绝经后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

研究表明:持续摄取LcS发酵乳和大豆制品,降低乳腺癌风险
研究表明:持续摄取LcS发酵乳和大豆制品,降低乳腺癌风险

基于两项研究结果,李旸表示,LcS菌株已展现出对女性健康的潜在应用价值,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加以验证,以进一步推动其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科研与科普并行,发挥更多"有益"作用

自创立以来,养乐多始终专注于肠道菌群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在日本东京与比利时根特分别设立了研究所,汇聚了来自全球的科研人员,并自主研发出YIF-SCAN®肠内菌群分析技术。同时,养乐多还推出学术杂志、与科研机构、医院、大学等合作,进一步拓宽了益生菌与肠道健康研究的领域和广度。

目前,养乐多开展了LcS在调节肠道功能、免疫调节、预防感染、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例如:LcS菌株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之趋于正常化,并促进肠道蠕动[3];可以改善睡眠[4],缓解抑郁相关症状[5]

为了让公众深入理解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养乐多在开展LcS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消费者课堂、科普大讲坛,策划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公众搭建了解活性乳酸菌和肠道健康知识的渠道,增强公众关注自身肠道健康的意识。

推动产业的持续进步,科技与创新的引领至关重要。养乐多将继续以科研为基石,深入探索LcS对人体健康的多重益处,并积极向社会大众普及健康智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有益"的推动作用。

论文出处:

[1] Beneficial Microbes: 6(3)-Pages: 253-262

[2] Current Nutrition & Food Science , 2013, 9, 194-200

[3] Microbiol Immunol 2015; 59: 268-276

[4] Beneficial Microbes, 2017; 8(2): 153-162

[5] Nutrients 2021, 13(7), 2238

Tags:

相关文章